墨水文章网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官渡法院商圈微法庭:“烟火气”里的别样“枫”景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6 15:14:00    

“客户欠货款,但我只有姓名和电话,没有他的身份证号码,可以起诉吗?”……2024年6月,昆明市官渡区人民法院在新螺蛳湾国际商贸城党群服务中心设立“商圈微法庭”,将司法服务延伸至基层一线,打造“家门口的法庭”。如今,新螺蛳湾国际商贸城的商家、消费者遇到矛盾和纠纷,都会来商圈内的“微法庭”寻求专业指导。

构建纠纷化解“联合体”

新螺蛳湾国际商贸城是西南最大的现代化一站式国际商贸综合体,商圈内聚集大量服装、鞋品、家居用品、中药材等商业业态,商事主体众多、群众司法需求日益多元化。同时,商户和消费者之间的纠纷较多,每年涉买卖合同案件千余件。

为此,街道社区网格员、驻点调解员、法官之间建立工作联络网,商户或消费者可通过“商圈微法庭”进行法治“点单”,通过“网格员+调解员+法官+联调联动”的四级服务模式,确保矛盾发现在萌芽,化解在基层。网格员、调解员实现全领域“接单”,实时化解纠纷,网格员、调解员未有效化解的纠纷,可反映给法官寻求帮助;若仍未能解决,法官可协同街道、司法所、派出所、市场监管所,对纠纷进行“联合调解”。

“商圈微法庭”的设立,集聚多元调解力量,较好地整合了法院、街道、司法所、市场监管所和专业调解组织现有的优势资源,不断提升多元解纷效力,扩大解纷“朋友圈”,实现“1+1>2”的诉源治理效果。据介绍,截至今年3月底,“商圈微法庭”接待群众咨询390余人次,化解纠纷71起。

打造诉讼服务“便利店”

“被告来不了,我本来都对解决纠纷没报多大希望,没想到竟然当天付款,‘商圈微法庭’真是太便民了。”一起买卖合同纠纷在“商圈微法庭”成功线上调解,当场收到转款的商户李某对在线调解赞不绝口。

李某是螺蛳湾商圈某鞋店的经营者,鞋店向苏某供应鞋品,但苏某认为鞋子质量存在问题,未退货亦未支付货款。在这起纠纷中,李某和苏某均告知调解员因工作原因无法亲自到场参与诉讼。一根网线一块屏,当天,法官和调解员指导双方使用“人民法院调解平台”参与线上调解。最终双方当事人线上达成调解意见,圆满解决纠纷。

官渡法院以信息科技创新为打造“枫桥式人民法庭”增势赋能,“商圈微法庭”可进行远程视频庭审,配备有智能语音识别设备,庭审录音录像全覆盖,实现庭审过程全流程无纸化智能应用,让商户、消费者便捷、规范地参加在线调解、庭审,打通司法为民“最后一公里”。

开通普法宣传“直通车”

自设立以来,“商圈微法庭”建立线下线上常态化便民联络机制,对商户、消费者的司法需求及时“接单”,提供个性化“法治套餐”。针对商圈内多发纠纷类型及常见法律问题,“商圈微法庭”持续开展形式多样的普法宣传活动。

通过实地走访商户、开展讲座、宣讲典型案例等方式,法官从品牌保护、员工权益保障、买卖纠纷等方面向商户进行宣传,“一对一”了解商户经营过程中存在的法律问题和司法需求,提出针对性、专业性意见,助力商户有效预防风险。

止纠纷于萌芽处,化干戈于家门前。“商圈微法庭”是官渡法院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生动实践。据了解,下一步,官渡法院将持续拓展“商圈微法庭”服务半径,充分发挥多元解纷优势,以更便捷的司法供给、更智慧的治理模式,为实现诉源治理与优化营商环境有机统一注入司法新动能。

来源:都市时报

全媒体记者:董建楠

编辑:冯颜

审核:段寅彬

终审:彭德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