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尔木市把村“两委”班子中期评估作为建强村级干部队伍的重要抓手,精细制定标准、精准评估画像、精确整顿提升,为2026年村级换届打牢基础。
“评”之有据,“把脉”问诊有广度。建立市委组织部统筹协调、城区工委牵头推进、乡镇党委包抓指导、村党支部具体落实的“1+2+4+N”推进体系,制发评估方案,列出测评指标。组织东西城区工委工作部部长、乡镇党委副书记、组织委员开展专题培训,乡镇党委通过“专题培训+模拟推演+现场答疑”方式,组织村“两委”班子成员开展业务轮训,讲清政策要求、步骤环节、注意事项。
“评”之有法,“诊断”剖析有准度。依托市级领导联点基层“区长制”,组织动员市级领导、乡镇包村班子成员组成工作组,采取工作述职、民主测评等方式开展评估,逐村分析村“两委”班子成员思想动态等,重点对村“两委”班子成员特长、经历、实绩等进行画像。按照“好”“中”“弱”三个层次精准定级,初步评估认定出“好”村9个、“中”村26个、“弱”村9个。
“评”之有效,“开方”施策有深度。针对评定为“中”的村“两委”班子,制定“一村一策”提升方案,开展针对性提升;针对评定为“弱”的村“两委”班子,持续落实“四个一”包抓机制,推动整顿转化。同时,全面抓实到村任职大学生工作,持续提升大学生进入村“两委”比例。目前,全市44个村中党支部书记由大学生担任的村18个,占比40%,村级后备人才中有大学生的村达100%。
(刘梅娟)
声明:以上内容除注明来源稿件外,均为青海日报原创稿件,未经书面许可严禁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