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合肥在线-合肥日报】
近日,在北京召开的第二届全球独角兽企业大会发布《中国独角兽企业发展报告(2025)》,合肥进入全国前七!这一数据是合肥新兴产业爆发式增长的缩影,更折射出合肥独特的创新生态。
独角兽企业是指那些成立时间不超过10年、估值超过10亿美元的未上市创业公司。其作为高成长性、高创新力企业群体代表,被看成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风向性的指标之一。今年全国两会,“独角兽企业”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合肥“独角兽”的崛起,是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的一次厚积薄发。合肥的独角兽企业多聚焦于高新技术领域,与全省“科创+产业”战略高度契合。这一布局绝非偶然,而是源于合肥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持续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推动科技创新能力跃升,以国际先进技术应用推进中心引领产业创新体系突破,以科大硅谷促进创新创业生态深入优化,一个“Y”形的城市创新战略格局已在合肥逐渐形成。
从招来京东方、引入蔚来汽车,到“量子大道”的壮大成形,合肥扎实推进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工程,构建产业集群梯次发展体系,为“独角兽”诞生提供了技术转化和产业链配套的土壤,形成了“科研-转化-产业”的闭环。
以量子产业为例,合肥市成立以发展量子科技为首要任务的国家实验室,挂牌运营首个国家量子信息未来产业科技园,制定《合肥市量子信息产业发展规划(2020—2030年)》,全力打造“量子科技”“量子产业”双高地。如今,合肥已集聚中电信量子、国盾量子、本源量子、国仪量子等领军企业,在以量子通信、量子计算和量子精密测量为代表的量子信息技术应用和产业发展上,居于国内领跑、与世界领先水平整体并跑的地位。这种让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迈向“应用场”的能力,正是合肥集聚发展新动能的关键。
独角兽企业的培育发展自然离不开优良的创新生态。合肥市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为创新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让独角兽企业新晋速度加快。颁布实施《合肥市科技创新条例》立法保障加快科技创新、组建场景创新促进中心、高起点布局建设“科大硅谷”、构建覆盖企业发展全生命周期的投资基金体系、创新实施科研经费“负面清单+包干制”、推进人才项目“评定分离”改革……人才、技术、资金等各类要素的汇聚,让合肥形成了充满活力的“热带雨林式”创新生态。
当优良的创新基因遇到合适的创新生态,未来定会孕育出更多充满活力的“独角兽”!
文字 | 合肥日报评论员 袁芳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