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水文章网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4月19日要闻速览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9 07:28:00    

要闻速递

“熊猫”为你拍照!重庆轨道动物园站“萌趣升级”

重庆轨道交通“宠粉”+1。4月18日,轨道交通熊猫主题车站正式亮相。

轨道交通熊猫主题车站正式亮相。重庆轨道集团供图

重庆动物园里憨态可掬的熊猫,一举一动都萌化人心,吸引着无数游客慕名而来。为推动交通与文旅的深度融合,与重庆动物园相邻的单轨2号线动物园站,打造了重庆轨道交通首座站外站内都有熊猫主题元素的高架车站。

乘客和熊猫雕塑合影。重庆轨道集团供图

轨道交通动物园站以“熊猫为你拍照”为创意核心进行设计。车站墩柱上,手持相机的大熊猫雕塑栩栩如生,仿佛在为行人拍照;下方熊猫吹泡泡的彩绘与之呼应。不仅如此,熊猫雕塑手中的相机还会定时喷出泡泡,为大家打卡拍照增添氛围感。

进入车站,从站厅到站台,售票机、闸机门到立柱、楼梯,随处可见熊猫元素,十分萌趣。

熊猫造型的人工售票厅。重庆轨道集团供图

在站台的观景露台处,6只憨态可掬的熊猫雕塑错落分布,候车间隙不妨和“熊猫”来张合影。

重庆交通开投轨道集团介绍,轨道交通动物园站共计2000平方米,其中用彩绘包装的面积达50%。熊猫造型的人工售票厅,以及站外墩柱、站厅闸机上的熊猫元素彩绘在全线网都属首例。

值得一提的是,轨道交通动物园站站厅还设置了便民储物柜,乘客可寄存物品后,轻松出行。


首列车运抵重庆 城轨快线15号线进入动车调试阶段

首列城轨快线车辆运抵重庆。受访者供图

4月18日,重庆轨道交通15号线首列车顺利运抵重庆、首座主变电所送电成功两大重要节点,为全线运营奠定坚实基础。

首列城轨快线车辆运抵重庆

可实现与璧铜线、27号线等线路跨线运营

今日,城轨快线15号线首列车顺利运抵重庆铜锣山停车场,在现场顺利完成卸车、编组、检查、入库等工作,这一关键进展标志着重庆首条全自动运行城轨快线即将进入综合联调阶段。

该线路采用的城轨快线车辆系针对重庆独特地形专门研发设计,采用6编组市域D型车,具备50‰大坡度爬坡能力,设计时速140公里,最大载客量2428人,可实现与璧铜线、27号线等线路跨线运营、互联互通。

列车座椅采用横纵结合布局,配备无线充电、多媒体屏幕、智能照明、空气净化等设施,充分满足乘客多样化需求。

城轨快线15号线供电系统核心枢纽工程完成送电任务。受访者供图

首座主变电所送电成功

迈入动车调试阶段

随着铜锣山主变电所主变压器平稳启动,相关信号灯显示正常,城轨快线15号线供电系统核心枢纽工程圆满完成送电任务。这是继“洞通”“轨通”后取得的又一重大节点突破,标志着15号线建设正式迈入动车调试新阶段,为高质量开通运营注入强劲动能。

城轨快线15号线共规划建设三座主变电所,作为城轨快线15号线首座成功受电的主变电所,铜锣山主变电所是辐射8座车站(场)、20公里线路的“能量心脏工程”。

重庆交通开投铁路集团表示,将以城轨快线首列车到段为契机,高标准推进后续工作,下一步将开展列车静态、动态调试及部分型式试验,确保车辆各项功能、指标正常,协同信号开展全自动运行系统场景验证等工作,为线路顺利开通运营保驾护航。


直升机化身“空中ICU” 重庆成功构建“空地警医一体”救援体系

你见过在直升机里的“ICU”吗?4月18日上午,陆军特色医学中心、市公安局交巡警总队、市航空救援总队、高速集团在重庆市渝北区龙兴通用机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启动高速公路交通事故航空救援联动机制。

重庆启动高速公路交通事故航空救援联动机制。 第1眼TV-华龙网记者 陈毅 摄

该机制旨在通过“空地警医一体”救援模式,整合航空救援、高速公路警务及医疗设施资源,突破地理与交通限制,构建覆盖全域、响应迅速、救治高效的立体化救援体系,为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护航。

突破难点 从“地面堵点”到“空中直达”

市公安局交巡警总队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是四部门首次将航空救援纳入高速公路应急响应框架。

四部门不仅建立了从事故评估、空中调度到医疗转运的全链条标准,还统一制定了联动预案、救援优先级评估模型、空地交接流程等智能分级响应,并依托路网监控系统实时定位事故位置,结合伤员伤情动态评估救援优先级,同步启动智能信号系统、交通管制措施,保障直升机、救护车、警车“三车通行零障碍”。

救援演练现场。 第1眼TV-华龙网记者 陈毅 摄

“该立体化救援体系解决了传统救援中‘多头指挥、责任不清’的痛点,形成‘统一指挥—部门协同—专业处置’一件事链条,填补了传统救援模式中跨部门协作与空地衔接的空白。”该负责人介绍。

数据赋能 缩短“最后1公里”转运时间

在救援里,时间就是生命。为减少响应时间,高速公路交通事故航空救援联动机制优化救援路径与资源分配,建立了公安、航空、交通、医疗四部门联合指挥平台,实施共享交通事故定位、伤员信息、气象数据、交通动态及救援资源分布。

演练现场,救援人员将伤者带上直升机。 第1眼TV-华龙网记者 陈毅 摄

在复杂地形或拥堵路段启用航空救援,通过缩短“最后1公里”转运时间,将危重伤员救治窗口控制在“黄金1小时”内,显著提升伤者存活率。同时组建空中医疗专家组,配备便携式监护仪、呼吸机等设备,在直升机内设置“空中ICU”,实现“现场抢救—空中转运—医院接收”全程生命支持,保障危重伤员及时得到专业救治。

据悉,此次救援体系的建立标志着重庆在构建“生命至上、多跨协作、科技赋能”的综合救援体系上迈出关键一步,推动了跨部门协作机制常态化,破解了高速公路发生交通事故后的救援瓶颈,避免了因延误救治引发的二次伤亡 ,对提升危重伤员救治率、降低死亡率 、事故救援时间具有重要意义,服务和保障韧性安全城市建设和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

接下来,四部门将通过联合演练、技术升级等工作,持续优化服务效能,为人民群众筑牢“空中生命线”。


重庆未来一周天气趋势

18日夜间,中西部偏南和东南部部分地区有6~8级雷雨大风,局地冰雹,雨量分布不均,大部地区小到中雨,局地大雨(25~40毫米);最大小时雨量20~40毫米,气温13~30℃;中心城区多云间晴,气温23~29℃。

19日白天,各地多云到晴,气温15~37℃;中心城区多云间晴,气温24~35℃。

19日夜间到20日白天,各地多云到晴,局地有阵雨或雷雨,气温14~37℃;中心城区晴间多云,气温24~35℃。

20日夜间到21日白天,东北部和中西部部分地区阵雨或雷雨,其余地区多云转阵雨或雷雨,雨量小到中雨,东北部局地大到暴雨(30~60毫米),气温14~34℃;中心城区多云转阵雨,气温23~30℃。

21日夜间到22日白天,东南部地区中到大雨(10~40毫米),局地暴雨(50~60毫米),其余地区阵雨转多云,气温13~28℃;中心城区阵雨转多云,气温20~26℃。

22日夜间到23日白天,东南部地区阵雨转多云,其余地区多云间晴,气温11~28℃;中心城区多云间晴,气温19~27℃。

23日夜间到24日白天,东北部大部地区多云间阴天,其余地区小到中雨,气温12~25℃;中心城区中雨转小雨,气温18~24℃。24日夜间到25日白天,东北部地区阴天转多云,其余地区阵雨转多云,气温10~27℃;中心城区阵雨转多云,气温18~23℃。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