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我心里只有‘首战用我、用我必胜’的信念,和另一名消防员冲在最前面,抵近储能电池仓强攻灭火。”金川区镍都消防救援站站长岳屾向记者讲述立下三等功的救援经历时,沉稳的声线里仍透出惊心动魄的余韵。
回想起2023年“6·7”永睿新能源有限公司永睿正耀110KV光伏电站储能装置火灾现场,岳屾将储能电池仓比作“大型充电宝”。“这种‘大型充电宝’发生火灾后,最危险的就是随时可能爆炸,辐射范围非常大。”在消防机器人与移动水炮冷却均未达到理想效果时,岳屾主动请缨,带领一名攻坚组队员抵近高温炙烤的电池仓内部,手动切断电源,冷却灭火。“后来想想还挺后怕的,面临的爆炸风险很大,热辐射也非常强。”他坦言,旋即又神色坚定地说道:“这是职责所在,我不上谁上?”
而立之年的岳屾,参加消防救援工作已有十五载。从军人到消防指挥员,从橄榄绿到火焰蓝,更换的是制服的颜色,不变的是入伍的初心。他先后荣立三等功2次,嘉奖7次。记者与他握手时,手上微微凸起的老茧似乎在诉说着他的过往经历。从“4·8”兰州七道梁爆炸事故到“6·26”连霍高速液化天然气槽车泄漏事故,每逢急难险重任务,总能看到岳屾第一个冲进危险区域的身影。
说话间,金川区镍都消防救援站政治指导员杨勤敞走进办公室,拍了拍岳屾的肩膀说:“他平常带队非常严格的。”如果让杨勤敞用几个词语形容岳屾,他认为“工作训练严肃、私下活泼开朗”再合适不过。每一位消防救援站的消防员都如同岳屾的家人,大家在工作中互相支持,在生活中互相陪伴,可以喝茶聊天,也可以冲锋陷阵。
岳屾总说自己不善言辞,但是他却把对队员的关心和爱护,全部融入到了工作和训练当中。或许是体现于每日出操的晨曦里,或许凝结在训练场上,每次,岳屾都会耐心地为消防员讲解装备操作知识,通过“老带新”的培养机制,让队伍士气高昂、团结向上。训练时,他总能想出各种既有趣,又能将理论知识与实操经验完美互补的“好点子”,尽显细致与耐心。他那句“我先上”的口头禅,化作了消防员训练成绩90%的优秀率,还多次助力消防救援站获评先进基层单位。
暮色渐沉,岳屾与全国消防指战员一样,一直在用心用情地默默守护。
记者:孟文佳 周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