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水文章网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广州南沙区举办“五小”竞赛激活三大产业创新引擎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9 15:13:00    

4月28日,2025年南沙区职工“五小”创新暨质量管理小组成果竞赛举行,来自南沙船海产业、汽车制造产业、重型装备制造业等领域的百余名选手、观众共同参与了这场职工创新盛会。

“五小”指小发明、小创造、小革新、小攻关、小建议,是一项群众性创新活动,也是工会的一项传统品牌工作。本届竞赛聚焦“劳模工匠、技术革新、效益倍增”三大维度,征集职工在技术改造、工艺优化、节能降耗等领域创新成果。自2025年3月启动以来,全区40家企业申报45个项目。经专家评审,22个优质项目入围决赛现场。

据了解,本届竞赛全部成果均来自生产一线职工的岗位创新,申报项目中60%涉及技术创新和设备改造,20%涉及智能化升级。竞赛特别要求成果主要完成人必须为企业一线职工,强化“岗位创新”导向。

决赛采用“7分钟路演+3分钟答疑”模式,参赛团队围绕技术革新、工艺优化,系统阐述技术创新性、经济效益及行业推广价值。最终,丰田纺织(广州)汽车部件有限公司的《无动力传送装置》等2个成果斩获一等奖,广州南沙联合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的《自动化码头堆场侧边装卸智能排队策略》等3个成果获二等奖,广船国际有限公司的《基于三维运动仿真的PCTC船活动甲板吊装优化》等5个成果获三等奖,广州海缝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的《小革新撬动大效益:老旧点焊设备智能化改造升级》等12个成果获创新奖。

竞赛建立“企业自主申报+专家评审+成果转化跟踪”闭环机制,所有参赛项目均需提交包含技术方案、成本测算、实效验证的实施方案,旨在通过本次竞赛将创新成果更好地应用到实际生产中。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广州市劳动模范——来自丰田纺织(广州)汽车部件有限公司的许安现场与选手分享《用创新驱动岗位成才》“劳模/工匠大讲堂”主题讲座,以亲身成长经历生动诠释了新时代产业工人“技能成才”的发展路径。他结合企业生产实践,深度剖析一线职工技术创新与岗位成才的内在关联,分享基层岗位创新方法论,为培育新时代高素质劳动者大军提供了鲜活范本。

据了解,下一步,南沙区总工会继续将“五小”竞赛纳入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重点工程,通过“两个培育”行动,建立职工创新成果库、搭建区劳模创新工作室、赋能南沙科创工联会与粤港澳高校、企业成果产业对接等方式推动《南沙方案》落实。据统计,近三年该区职工创新项目累计产生直接经济效益超2.6亿元,其中85%的创新成果已投入实际生产应用。

南方网、粤学习记者 邓佩莹

通讯员 李立彬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