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水文章网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寻访特色产业|重庆这家产业园20秒生产的氨纶丝可绕地球一圈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0 07:22:00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李国

阅读提示

自重庆华峰新材料产业园落户涪陵以来,已有10家独立法人公司入驻。产业园有国内最大的氨纶生产企业,全球最大的己二酸生产基地。近年来,产业园通过发力智能制造、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数字化转型,开启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从重庆主城到位于涪陵区白涛镇的重庆华峰新材料产业园,无论是坐高铁还是开车,都需要2个多小时。可就在这样一个略显偏僻的地方,华峰集团主导的重庆华峰新材料产业园历经10多年的发展,生产的己二酸、聚氨酯原液、聚氨酯树脂、聚酯多元醇及超纤材料五大产品产量产值均位居全球第一,生产的氨纶长丝、铝热传输材料等产量位列全国第一,产品覆盖化纤、鞋材、汽车等下游领域‌。

自重庆华峰新材料产业园落户涪陵以来,已有重庆华峰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重庆华峰化工)、华峰重庆氨纶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峰重庆氨纶)、华峰铝业有限公司、重庆华峰新材料有限公司等10家独立法人公司入驻。

近日,记者走进华峰重庆氨纶发现,一根根只有头发丝1/4粗的氨纶纤维正从机器中抽出。“如果所有生产线同时开工,我们这里20秒生产出来的氨纶丝可以绕地球一圈。”华峰重庆氨纶有关负责人说。

带动成渝地区相关产业发展

“连续三年,我们在生产规模、生产量、市场占有率等方面均居国内同行业首位!”华峰重庆氨纶行政专员钟磊笑着说,公司生产的氨纶丝产品被广泛应用于制作泳衣、弹性内衣、丝袜、医用材料等,其中“千禧”牌氨纶丝产品远销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

“我们的产品可以5倍拉伸,96%回弹,多次拉伸而不断。因添加到织物中能显著提升弹性,氨纶被称为纺织品中的‘味精’。”华峰重庆氨纶车间生产主管李平说话间,将氨纶丝不断拉伸,又回弹如初。

华峰重庆氨纶的生产车间,给人一望无际之感。这里有行业内首座立体仓库,上下三层,各司其职,自动喷码、自动落筒、自动称重、自动装箱……一幅现代化数字生产车间忙碌而有序的场景。

产业园的另一家企业,重庆华峰化工有限公司‌不仅是全球最大的己二酸生产基地,也是全国最大的己二酸出口基地。重庆华峰化工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王志远说,己二酸主要用作尼龙66和工程塑料的原料,公司每年为周边供应近40万吨己二酸,带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聚酰胺、聚氨酯行业发展。

3月18日,在涪陵区举行的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上,亮出一组数据:民营经济贡献全区63%的GDP、79%的技术交易、80%的进出口、84%的新增就业,培育出3家上市企业、5家百亿级龙头民企。其间,白涛工业园区正聚力打造“国家火炬聚氨酯新材料特色产业基地”和“国际尼龙城”,构建“千亿华峰、百亿建峰、百亿博赛”产业格局。

研发新工艺,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14年前,总部在浙江的华峰集团看中了重庆涪陵铁水联运、天然气化工及电网优势,来此投资建厂。经过多年发展,华峰新材料产业园就此在涪陵崛起——占地4000余亩,员工8000余人。

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绿色工厂,华峰集团在科创方面也可圈可点。如果采用传统生产工艺,1吨己二酸会产生0.27吨至0.3吨氧化亚氮(N2O),这是一种温室效应为二氧化碳273倍的“隐形气候杀手”。过去20年,国际化工巨头垄断了氧化亚氮高温催化分解技术,其催化剂价格贵、运行成本高,长期制约行业减排进程,让国内企业面临技术标准缺失与专利壁垒的双重困境。

华峰集团研发团队历经三次技术迭代,推出的T-350低温催化剂,起活温度较国际主流技术降低100℃,分解率突破99%,设备投资成本下降60%,并创新集成余热回收系统,实现“负能耗、正收益”。

华峰集团研究院副院长崔燕军坦言,以重庆华峰化工18万吨/年己二酸装置为例,年处理氧化亚氮达4.82万吨,相当于减排1315万吨二氧化碳。

“目前华峰还在推进《己二酸行业N2O减排技术规范》编制,并启动第四代N2O超低温催化分解催化剂研发,深入推进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技术在减排系统的深度应用,进一步降低运行成本和能耗,积极打造全球行业标杆,为应对气候变化贡献更多智慧。”崔燕军说。

智慧管控平台助小事故逐月下降

从破解“卡脖子”难题到世界领先,通过发力智能制造、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数字化转型,重庆华峰新材料产业园正开启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涪陵白涛新材料科技城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重庆华峰新材料产业园已建成并拥有年产100万吨己二酸、20万吨环己酮、16万吨差别化氨纶、20万吨聚氨酯树脂、20万吨铝热传输复合材料、5万吨尼龙66切片的生产能力,系全球最大的己二酸生产企业和全球单体最大的氨纶生产基地,还率先攻克己二腈技术,填补国内空白。

“我们是重庆市首批开展5G-A技术部署应用的公司,5G全链接工厂进一步整合了智能工厂的各个场景,更高效地链接起厂区自动化设备,生产过程实现无人驾驶运输和上料,采用的5G+在线检测技术让产品检测时间缩短至原先的1/4。”重庆华峰化工行政专员蒋敬如是说。

对化工企业来说,安全生产是关键一环。华峰集团自主研发的华峰智慧安环一体化管控平台(华峰重庆智慧园区),让厂区实现故障可视化分析和预测,设备维修从“被动维护”变为“预测性维护”,园区安全防控从“响应处置”向“事前预防”转变。记者在智慧园区监控室看到,值班人员正紧盯大屏幕各项数值的变化情况。实时温度、液位、压力……大屏幕上,一个个充满科技感的作业场景、一组组数据实时显示,清晰地呈现在眼前。

“通过该平台‘一屏掌控’,厂区内4000余亩土地、约8000名员工相关信息一览无余,构建起厂区一张图。在大屏幕上,就可以一眼看全厂、看穿全厂区。”重庆华峰化工仪表运行部负责人说,该平台自2023年上线以来,小事故数量逐月下降,年均下降15%以上。

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