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水文章网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木头搭轻轨、塑料瓶成万花筒、水管作传声筒……渝中区“放下手机 观察文明”师生共创装置艺术展创意多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9 17:14:00    

新重庆-重庆日报 记者 刘冲

4月9日上午,“放下手机 观察文明”师生共创装置艺术展在渝中区王琦美术博物馆开幕。展览现场,木头搭轻轨、塑料瓶成万花筒、水管作传声筒……各式创意装置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观展。

据了解,本次展览由渝中区委宣传部、渝中区教委联合主办,与四川美术学院深度合作,由王琦美术博物馆协办,共有16所中小学校参与,共汇集了24件装置艺术作品,每一件作品都展现了青少年对世界的独特观察与感悟,展现了他们对文明的崭新思考与表达。

简短的开幕式结束后,参与创作的同学都化身“小小解说员”,向前来观展的游客介绍起自己的作品。

其中,由重庆市人民小学校创作的作品《欢乐隧道》位于展览入口处,这项作品用儿童玩具、纸飞机等材料制作了一条“隧道”。

展览现场,小解说员正在向游客介绍作品。记者 刘冲 摄

“手机等电子产品登场,成了我们的‘新玩伴’,童年的模样已经悄然改变……”该校三年级学生彭皙墨向观展游客介绍,“我们希望通过‘穿过隧道’的形式,让‘大小朋友’放下手机,回到与童年玩具相伴的童真世界。”

除了《欢乐隧道》外,王琦美术博物馆1-4楼共展出24件作品。其中,《建构重庆》的主创成员何同学向游客们分享,他们的创作灵感来自“吃轻轨”“轻轨穿楼”等重庆网红景点,“在搭建过程中,我们还用小木块儿,搭建起了自己梦想中的家!”何同学说。

展览现场。记者 刘冲 摄

《梦想箭》《追梦人》两组作品由重庆市第二十九中学校创作,装置作品主要以⽕箭、飞天梦为主题,乘载着学生们的“梦想”⻜向⼴袤的太空。“其中,‘梦想之箭’就像是⼀个梦想的容器,它包裹着我们对未来的憧憬,它象征着当代中国⼈探索宇宙的信⼼和决⼼。”重庆市第二十九中学校相关负责人介绍。

装置艺术作品《梦想箭》。记者 刘冲 摄

渝中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本次展览不仅是一场以艺术对话文明、以观察激发思考的美育实践,更是渝中区更新青少年工作理念,构建“美学、美育、美德”工作路径的重要尝试。“未来,我们将继续用美提升‘母城’人文素养,用美沉淀文化自信沃土。”该负责人表示。

原标题:木头搭轻轨、塑料瓶成万花筒、水管作传声筒……渝中区“放下手机 观察文明”师生共创装置艺术展创意多-重庆日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