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闪电新闻】
测测你的“咖”商
咖啡消费自测题
1.每天喝几杯咖啡算过量?(每杯含咖啡因100毫克)
A. 1杯 B. 3杯 C. 4杯
答案:C
2.以下哪种人不宜空腹喝咖啡?
A. 健康成年人 B. 胃溃疡患者 C. 健身爱好者
答案:B
关于咖啡的知识常识
清晨一杯美式提神,下午茶拿铁续命……咖啡早已成为很多人的“续命神器”,但关于它的争议从未停歇:经常喝咖啡会导致骨质疏松、贫血?今天,山东省消费者协会联合山东省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云南农业大学云南省咖啡现代产业学院带您科学喝咖!
Q:喝咖啡会导致骨质疏松?
A:别喝太多!关键在适量。对于健康成年人每日摄入咖啡因≤400mg通常不影响钙吸收,搭配牛奶更安心。
根据现有研究资料,健康成年人每日摄入咖啡因≤400mg通常不影响钙吸收,不会直接导致骨质疏松,但高剂量摄入(尤其咖啡因>400mg/每日)可能通过钙流失和激素干扰增加骨质疏松风险,尤其是绝经后女性、低钙饮食者和老年人。咖啡里含有咖啡因和草酸。这两种物质可以促进排尿,草酸会和体内的钙结合,一起排出体外,增加钙的流失。但是不要过于担忧,咖啡还是可以喝的。一杯咖啡大约只能带走3-4毫克的钙,而成年人体内大约含有1000-1300克的钙,一杯带走的量微乎其微。如果平时喝得不多(咖啡因≤400mg),饮食也比较均衡的,就不用太担心这方面了。若长期大量饮用咖啡建议搭配牛奶补充钙质,高危人群(绝经女性、低钙饮食者)可额外补充钙片。
Q:咖啡喝多会贫血?
A:会,但不用过度担心。喝咖啡摄入的咖啡因并不会导致健康人群缺铁和贫血。
生活中很多人缺铁性贫血并不是因为喝咖啡,而是他们本身就没有摄入足够的铁。咖啡只影响非血红素铁(如谷物和蔬菜中的铁),对血红素铁(如肉类中的铁)无影响。需注意的是,咖啡仅在同时摄入含铁食物时阻碍一部分铁吸收,并不会造成体内已有铁元素的流失。研究证实,通过调整饮用时间可有效规避这种影响,饭前一小时喝咖啡就不会影响铁的吸收。餐后一小时内喝咖啡,可使非血红素铁吸收率降低39%。合理膳食及食物的多样性可以保证充足的铁吸收,建议消费者在平时饮食中优先选择血红素铁含量丰富的瘦肉,同时将果蔬和咖啡分开食用。这样就不用担心喝咖啡会贫血,反而能兼顾饮食健康与生活品质。
Q:咖啡中含有致癌物丙烯酰胺,喝了就会致癌?
A:不存在!剂量决定毒性。一杯咖啡中丙烯酰胺的量非常少,想达到对人体有影响的量,一个成人起码每天要喝上几十上百杯的咖啡。
当我们谈毒性时,就必须谈到剂量,抛开剂量谈毒性是不科学的。想要达到致癌风险,需要每天喝10公斤以上的咖啡。常规每日饮用1-2杯咖啡,丙烯酰胺的摄入量均在安全范围之内,对人体是无明显危害的。我们也不必谈丙烯酰胺色变,实际上,淀粉类食品在加热时多少都会产生一些丙烯酰胺,而少量的丙烯酰胺不会对人体造成影响。同时,喝咖啡能降低肝癌及子宫内膜癌的风险。
Q:喝咖啡伤胃吗?有肠胃疾病的人能喝咖啡吗?
A:咖啡本身并不会导致胃肠道疾病,如果本身存在胃食道反流等疾病,应避免或减少咖啡摄入。
咖啡本身并不会直接引发胃肠道疾病,但饮用后的反应因人而异。对于健康人群而言,喝咖啡最多就是增加胃酸分泌、加速肠胃蠕动,辅助排便;但对于本身就有胃食管反流、胃炎、胃溃疡疾病的人群来说,那喝咖啡会加重反酸、胃灼热等不适症状。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浓度越高的咖啡对肠胃刺激性越大,建议消费者根据自身体质调整饮用量,胃部敏感人群可优先选择低浓度咖啡饮品,并避免空腹饮用。
Q :喝咖啡会上瘾?
A :有轻度依赖,但影响不大!
咖啡中含有大量咖啡因,咖啡因能刺激中枢神经系统,所以,人体对咖啡因的长期摄入确实会产生轻度依赖。如果突然不喝,可能会出现头疼、疲惫和注意力无法集中等暂时性症状。但这些生理反应通常会在一两周内自然消退,不会像其他精神药物或毒品那样有很严重的戒断症状,也不会对身体和精神造成持续影响。需要强调的是,日常咖啡饮品中的咖啡因含量(约40—100mg/杯)远低于产生健康风险的剂量阈值。只要保持每日咖啡因摄入量在400mg以内,无需刻意戒断咖啡饮用。
若您担心存在依赖风险建议通过渐进减量和行为干预方式改善。
(一)渐进减量
1.每周减少25%摄入量(例如从4杯/天减至3杯/天,维持1周后再减),可降低戒断反应发生率70%以上。
2.替代方案:用低因咖啡(脱除97%咖啡因)或茶(含L-茶氨酸,缓解焦虑)逐步替代常规咖啡。
(二)行为干预
1.场景隔离:将咖啡饮用与特定行为(如工作、阅读)解绑,改用薄荷水等替代饮品。
2.延迟满足:出现饮用冲动时,强制延迟15分钟再决定,利用“冷认知”抑制冲动。
Q:长期喝咖啡是“心血管杀手”?
A:适量饮用咖啡具有保护血管的作用。
研究表明,适量饮用咖啡可以降低冠心病、心肌梗死和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与不喝咖啡的人相比,每日饮用2—3杯咖啡(每日摄入≤400mg咖啡因)的人往往寿命更长且心血管疾病更少。但需注意,咖啡因会激活交感神经,在提神的同时也会增强心脏的心肌收缩率,部分人会出现短暂的心跳加速和血压升高。虽然多数人对此无需担忧,但高血压、心脏病及心律失常患者喝咖啡后可能出现心脏压力增大,甚至引发危险,长期过量摄入还可能损伤血管、增加动脉硬化风险。此外,久坐与过量摄入咖啡因的双重影响可能加剧心脑血管负担。[1]建议消费者根据个人健康状况调整饮用量,合理饮用咖啡才是科学选择。
Q:说了这么多,那健康成年人每天到底喝多少咖啡合适呢?
A:对多数健康成年人,每日摄入咖啡因的量在400mg以内较安全。具体换算(以常见咖啡为例):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咖啡因摄入水平及其风险评估报告》建议:1.上午饮用减少睡眠干扰;2.避免加大量糖/奶油;3.搭配钙质食物(如牛奶)。
Q:哪些人不能喝咖啡呢?
A: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喝咖啡,孕妇、儿童、骨质疏松症患者、咖啡因过敏者及消化道疾病患者等不适合喝咖啡。
1.孕妇、哺乳期女性:不鼓励孕妇喝咖啡,如果实在要喝,每天咖啡因摄入不得超过200毫克(不超过2杯普通咖啡)。建议限制为1-2杯/天,并优先选择低咖啡因饮品。[2]
2.儿童、青少年:不建议12岁以下的儿童喝咖啡;12—18岁的青少年可少量饮用咖啡。若偶尔饮用,需严格控量。建议最好还是不喝。青少年的安全摄入量为每千克体重2.5毫克。以体重40公斤的青少年为例,每日咖啡因摄入上限为100毫克(约1杯普通咖啡)。[3]
3.骨质疏松症患者:应该减少咖啡因的摄入,以免加剧病情。
4.咖啡因敏感者:对咖啡因过敏或敏感人群应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酌情减少或避免饮用咖啡。
5.某些消化道疾病患者:咖啡可刺激胃酸分泌,患有胃溃疡、胃酸分泌过多、胃食管反流的人群应避免摄入过多咖啡。
6.某些心血管疾病患者:咖啡可刺激神经和心脏,加快心跳,患有动脉硬化、高血压、心脏病等疾病的人群,尤其是老年人,应避免长期摄入过多咖啡。
山东省消费者协会提醒消费者需注意:可乐、茶等饮料也含咖啡因,需综合计算总咖啡因摄入量。咖啡不是生命的解药,却是庸常生活的诗行。咖啡虽好,莫要贪杯。
指导专家:云南农业大学云南省咖啡现代产业学院 朱通博士
脚注:
1.通过对英国生物样本库(UK Biobank)的大规模数据分析,揭示了水、咖啡和茶的摄入与心血管疾病风险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每天饮用≥6杯咖啡与增加的心血管疾病风险相关。男性每天饮用≥6杯咖啡增加心力衰竭风险16%、冠心病风险27%、中风风险13%;女性相应地增加了25%、21% 和20%。
2.英联邦皇家食品管理委员会推荐,美国妇产协会:每天少于200mg的咖啡因摄入量,不会导致自然流产或早产。
3.美国食品药品监管局、欧盟食品安全局、加拿大卫生部、澳新食品标准局等机构认为,儿童和青少年每天的咖啡因摄入不超过每公斤体重2.5-3毫克(对于30公斤重的儿童和青少年来说,约为75-100毫克咖啡因)是安全的。
本文来自【闪电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